作者:天億環保 日期:2017-03-15
工藝特點及用途 為優化絮凝工藝,一句微渦流絮凝理論設計,提高絮凝反應效益100%以上;工程手段是在各類絮凝反應池中填充微蝸旋絮凝器簡單方便,微蝸旋流絮凝器空腔內部形成絮體懸浮層,實現接觸絮凝,改進絮體質量;微蝸旋流絮凝器無方向性,直接投入反應區,不必安裝固定,施工快速便利;微蝸旋流絮凝器在水中浮動或旋轉,不易賭賽,便于取出清理維護;
適于穿孔旋流,隔板,折板,波紋板,網格,機械加速澄清,水力循環澄清等,幾乎所用傳統絮凝池的改造,將產水量提高100%,或用于改進出水質量。
適于新供水和采用絮凝工藝的污水處理工程,沒有傳統工藝的高度限制,可通過提升構筑物高度甚至建成密閉 或塔式結構,減少占地,特別適合與立式斜板(管)沉淀工藝搭配,構成高集成絮凝沉淀工藝,占地僅為傳統工藝的1/2—1/3。、
技術參數
微渦流絮凝器:直徑Φ=20,135只/m3,表面開孔》Φ+30,開孔率》60%;
絮凝時間:5~8min,對于微污染水源,低溫低濁及污水處理可以適當延長;
空床流速:60~360m/h,前段應取較大值,后段應取較小值;
水頭損失:0.01~0.02m/m